全民創業共建富強宿遷
請用微信掃一掃
分享
周咸材不畏艱難,全身心投入到廠子生產、銷售的每一個環節,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,創業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問題。2002年市老區開發促進會和扶貧開發協會成立,宿豫區扶貧協會在了解周咸材的情況后,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,在她最困難的時候為她提供了20萬元無息貸款。在區扶貧協會和各級領導的幫助下,這個曾經的鄉辦小廠終于發展成了一個年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、利稅超過300萬元的中型紡織企業。十年間,像衡寰紡織這樣的各類經濟體,市老區開發促進會和扶貧開發協會已經扶持了95個。
滴水之恩,當涌泉相報。創業的艱難讓周咸材深刻地體會到需要幫助時的困惑與無助,所以在別人有困難時,她也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、奉獻愛心。公司成立以來,她始終關注周邊鄉鎮留守婦女的生活,經常招收貧困留守婦女到公司上班,或將公司接下的手工活分配到各個留守婦女手中。即使在經濟不景氣、市場不好的情況下,公司也沒有辭退一名職工,并確保他們的收入穩步增長。
在我市,這種政府支持、企業互幫互助的案例不勝枚舉。正所謂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,在這種大好形勢下,我市陸續舉辦了創業文化節、創業培訓月等活動,掀起了一場全民創業熱潮,包括全民創業成果展銷會、全民創業論壇、創業創意項目大賽、全民創業促進行動新聞發布會等,各縣(區)也有針對性地舉辦各類創業培訓班,為一些剛起步的創業者提供科學、正確的引導,使他們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。2011年,全市共培訓8912人次,其中5302人培訓后成功創業,帶動就業3萬余人。
十年來,我市一直致力于培育創業文化、激發創業熱情、營造創業環境,深入推進全民創業,促進全市創業經濟快速發展。為了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,加快建設新宿遷、全面奔小康進程,市委、市政府經過長期實踐積累,不斷推出多層次大范圍的系列舉措。
為了降低初始創業成本,扶持本地初創企業和微小企業不斷做大做強,我市于2007年設立了宿遷市全民創業發展基金,其中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,宿豫區、宿城區、宿遷經濟開發區財政每年各安排200萬元,共計1100萬。全民創業發展基金在全民創業進程中起到了“四兩撥千斤”的效果,大力扶持一批本土初創企業、微小企業,并支持補貼創業文化建設、創業活動實踐、創業促進機構,被群眾稱為“創業加速器”。
此外,為進一步深入實施創業富民戰略,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投入創業實踐,今年我市又出臺《全民創業三年行動計劃》,從創業主體、載體、融資、項目、稅費等五個方面提供創業支持。提出實現創業主體培育倍增,創業平臺建設覆蓋城鄉: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市私營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總數比“十一五”末翻一番,分別達到7萬戶、33萬戶;到2015年,全市建成各類創業孵化基地、創業示范街區、全民創業園分別達27萬平方米、5萬平方米和100萬平方米。
在這樣的氛圍下,我市的創業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。總結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,今后五年我市依然要走全民創業之路。要加快推進市、縣(區)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示范街區、鄉鎮全民創業園和現代農業創業基地等載體建設,引導群眾走集聚化創業之路;建立健全全民創業服務機構,在各級創業就業部門設立創業服務中心、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創業服務專區,更好地服務和指導群眾創業,力爭將我市打造成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和蘇北創業創新首選之城,為推進更大突破、實現全面小康注入強大內生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