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加強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
原創2021-01-09 11:20 {{clickNum}}
春節假期臨近,將迎來人群流動、聚集高峰,疫情防控面臨更大考驗。為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,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:
一、減少人員流動
1. 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就地過節。各級黨政機關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發揮榜樣帶頭作用,就地過節,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的設區市,不赴境外(不含澳門地區)旅游探親。春節期間,如因特殊情況確需外出離開本市的,要履行請假報備手續。
2. 鼓勵企業員工在工作地休假。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,鼓勵各企業單位根據生產、工作情況和職工意愿,靈活安排休假,引導職工群眾在春節期間盡量在工作地休假,做好留在工作地的職工春節期間保障工作。
3. 抓好學校疫情防控。教育部門要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分批次有序做好師生員工寒假離校、春季開學返校工作,寒假期間不安排返校日或返校活動。高校要妥善安排留校師生員工寒假生活,建立“一人一檔”信息臺賬。落實寒假期間師生健康狀況日報制度,做好開學前14天健康監測。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員工寒假期間原則上不前往國(境)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,對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返校的師生員工還需查驗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,中高風險地區師生員工暫不返校。
二、減少人員聚集
4. 嚴格控制會議規模。盡可能采取視頻形式召開會議,確需召開線下會議的,應嚴格控制會議規模。對必須召開的線下會議(單場50人以上),按照“誰主辦、誰負責”原則,會議主辦方應制定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,報屬地縣(區)級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備案,并嚴格落實防控各項措施。
5. 減少聚會聯歡活動。原則上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、聯歡、聚會等活動,倡導線上團拜,壓減線下年會、茶話會、聯歡會等節日活動場次和規模;不舉辦節日祈福、廟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;不舉辦各類室內體育賽事、演唱會、線下展銷促銷會等大型聚集性活動。確需舉辦的,報屬地縣(區)級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備案,按照“誰主辦、誰負責”原則,落實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。減少聚餐活動,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,做好個人防護,有流感等癥狀者盡量不參加。
6. 加強節日期間商超管理。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商場超市、農貿市場的管理,引導商場超市、農貿市場為群眾采購提供便利,倡導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消費,疏解采購年貨可能導致的人群聚集。
7. 嚴格文娛場所限流措施。景區、演出場所、網吧、歌舞游藝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%,浴室、澡堂等接納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滿額接待人數的50%。旅游景區要嚴格做好進入人員體溫檢測、“健康碼”和防疫行程卡查驗,做好游客信息登記工作。
三、守好醫療機構防線
8. 加強醫院管理。強化入口管理,進院人員必須全程規范佩戴口罩、測溫和查驗“健康碼”,嚴格執行“一醫一患一診室”,全面落實“應檢盡檢”。嚴格執行預檢分診,規范發熱患者診療。非必要不探視、不陪護,如確需探視陪護,相關人員要做好防護,探視陪護及住院病人要進行核酸檢測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發熱、咳嗽等可疑人員后要立即報告所在鄉鎮(街道)并第一時間安排專人引導其到發熱門診就診。
四、落實個人防護措施
9. 規范做好個人防護。繼續保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風、不扎堆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、注意飲食衛生、使用公筷公勺、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公共場所時,自覺規范佩戴口罩,配合工作人員落實測量體溫、查驗“健康碼”、“行程碼”等防控措施。
10. 嚴防病毒由物傳人。到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節日商品,盡量避免海淘、代購國外商品。出入農貿市場、商場超市等人員聚集場所時,全程佩戴口罩,盡量避開人流高峰,縮短停留時間,回家后及時清潔雙手。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冷鏈食品,堅持科學加工和烹飪食用。公眾在收發郵件快遞前后,要做好個人防護,郵件快遞外包裝盡量不要帶進起居室,并應當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,處理完郵件快遞后立即洗手。
11. 做好自我健康監測。在出現發熱、干咳、乏力等可疑癥狀時,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藥物,自覺避免接觸他人,立即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,就醫過程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,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五、加強重點環節防控
12. 優化交通管控服務。交通站場要加強客流班次調控,推廣“無接觸”售檢票服務,嚴格落實交通站場、交通工具工作人員每日兩次體溫檢測和健康狀況詢問制度,嚴禁交通站場外載客帶客。交通站場要在入口和出口處及時公布、更新中高風險地區名單,有序分流出站旅客,對進出站場旅客開展體溫檢測、“健康碼”和防疫行程卡查驗,督促站場內所有人員規范落實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。
13. 嚴格落實防控措施。公共場所要嚴格人員進出管理,加強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,倡導非接觸掃碼付費,落實從業人員戴口罩、穿工作服、手消毒等防疫措施。餐飲場所要嚴格餐具和加工冷凍、冷藏食品消毒,推薦使用公筷公勺。精神病院、福利院、監所等重點場所節日期間原則上實行封閉管理,確需進出的外來人員要接受體溫檢測和“健康碼”、防疫行程卡查驗并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依據。
14. 堅持“人物同防”。各地要對進入本轄區范圍內每批次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核酸采樣檢測,做到“逢進必檢”;對國產冷鏈食品、市場上流通的進口貨物每周開展一次抽樣檢測;對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和直接接觸進口貨物人員“應檢盡檢”,每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。
六、加強宣傳科普引導
15. 開展防控健康教育。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、報紙、微信公眾號等各類傳播平臺,推送防疫提示,引導群眾提高健康素養,養成良好衛生習慣。各類公共場所要利用電子顯示屏等載體每天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。深入開展城鄉愛國衛生運動。
七、守住疫情防控網底
16. 落實“五有一網格”防控措施。各社會單位、企業特別是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做到“五有”:有疫情防控指南,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,有適量防護物資儲備,有屬地醫療衛生力量指導支持,有隔離場所和轉運安排準備等措施;“一網格”: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組織人員到戶、到人,做好假期返鄉人員(特別是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返鄉人員)、外來人員、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、入境人員等重點人群的信息登記、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,督促落實好個人防護措施,強調出現發熱等癥狀后的自我隔離和報告。加強巡回督查,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了解、核實和報告。
八、加強應急值守和處置準備
17. 加強值班值守。各地各部門啟動24小時疫情防控指揮值班體系,保持戰時狀態,切實做好應急處置人員、物資準備,確保對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及時、有效處置。值班人員要按時到崗,堅決杜絕擅離職守、私自頂崗值班等現象。
18. 做好聚集性疫情防控準備與處置。各地政府組織加強疫情監測,做好大規模核酸檢測應急準備,指導醫療機構做好“兩節”期間醫療服務,做好院感防控。發現疫情后立即按照相關預案方案啟動應急響應,加強統籌指揮調度,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疫情。
宿遷市新型冠狀病毒
感染肺炎疫情防控
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
2021年1月8日